当前秋粮收获基本完毕,从各地监测信息来看2015年全国产量继续增长。秋粮收购进入旺季但受粮食供求状况及宏观经济共同影响,粮食价格下滑明显,对农民收入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对宏观经济产生明显不利影响,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民收入,确保农村地区及全国总需求不因农村粮价回落产生过于严重的负面影响。
1、2014/15年的种植收益的回顾。
国家发改委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显示,2014/15年度中国农户粮食平均销售价格为2488元/吨,同比上涨2.68%; BOABC监测2014/15年度(5月-4月)全年中国谷物批发2636元/吨,同比上涨2.77%。农户价格和市场批发价格变动幅度基本一致,但是,低于国家提高最低收购水平3.16%水平,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对提高粮食价格、增加农户收入效果非常有限,形成国家财政政策支出漏出,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需要调整。
种粮产出和收益方面,发给委资料显示,主产区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单产7064公斤/公斤,较上年提高5.91%;单位面积总产值为17900元/公顷,较上年提高8.57%。其中,农户单位面积现金收益为10657元/公顷,较上年提高13.61%,单产、产值和现金收益均创下历史新高。农业产出和收益提升推动农村经济及整体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生产成本来看,2014年粮食种植单位面积总产本16029元/公顷,较上年增长4.13%;现金成本为7244元/公顷,较上年增长1.92%。其中,物质与服务费用6268元/公顷,较上年增长0.66%;单位面积人工成本为6701元/公顷,较上年增长3.97%;土地成本为3059元/公顷,较上年增长12.45%。从土地成本构成来看,土地流转比重为15.92%,较上年增加1.43个百分点。
单位面积净利润1872元/公顷;较上年增长71.07%;成本利润率11.68%,较上年有所提升,但是仍处在历史的低位水平。但是值得关注国家发改委劳动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水平,其中家庭用工折价74.4元/天,雇工折价107.49元/天。当前粮食国内生产处于经济周期低谷阶段,国家应该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
从粮食作物种植实现农民收入情况来看:201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9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8844元,较上年增长7.01%。农民专业种植粮食作物实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需要经营土地1.22公顷,实现城镇收入水平需要3.57公顷土地,同当前人均耕地0.15公顷差距甚远,农村居民依靠经营自家责任田种植粮食作物只可以获取农村平均收入水平的12.26%,城镇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4.2%。当年国内农村家庭常住人口3.9人,实现农村人均收入水平需要经营土地4.77公顷,实现城镇收入水平需要13.91公顷土地。从当前基本国情来看,实现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实现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需要我们加快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进而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由当前的15.92%提高到90%以上,农村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化经营可以基本达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粮食种植产业方面来看,考虑2014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74亿公顷,当年农民销售商品粮供应总量5.82亿吨,商品粮销售收入为14369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0.63%和24.78%;粮食种植总产值为20181亿元,较上年增长9.34%,粮食种植占全国种植业产值的36.85%;利润总额的2110亿元。
2014年全国粮食种植的总投入为18071亿元,较上年增长4.86%。其中,化肥投入2239亿元、农业服务投入为3480亿元、种子投入978亿元,农药投入466亿元,农膜投入5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95%、6.41%、5.16%、2.91%和2.72%。
2014年包括种子、化肥(折纯量,下同)和农膜三种主要物质消费量5281万吨,较上年2.95%;三类物质的消费量分别为1172万吨、4072万吨和37.21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1.29%、3.45%和0.70%。其中粮食生产的化肥消费量占到当年农用化肥用量68%。化肥折纯量分品种消费,氮肥1500万吨、磷肥88万吨、钾肥140万吨、复混肥2344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25%、-6.49%、60.74%和3.77%;分别占到农业各类化肥消费的量63%,10%、22%;复混肥的几乎占到的全部量。
2、2015年的粮食生产估计
东方艾格公司的监测, 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国内主要化肥的平均价下降3.26%,其中尿素、氯化钾及三元复合价格累计同比分别下降3.10%、6.93%和上涨0.26%。依据发给委的成本收益体系,结合东方艾格的公监测综合测算:单位面积的化肥投入1969元/公顷,同比下降0.87%。考虑其他物质投入及各类间接投入,单位面积物质与服务投入总额6324元/公顷,同比增长0.66%;其中服务费用3203元/公顷、种子871元/公顷、农药351元/公顷、农膜投入40元/公顷。
人工成本,结合全国农民收入增长和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情况测算,人工成本增幅到达4.73%;达到7018元/公顷;土地成本出现小幅回落,受连续两年年种植利润率保持较低水平的影响,土地成本略有下滑5.14%,为2902元/公顷。主产区土地流转比重16.6%,较上年增长1.07个百分点。综合物质与服务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全部成本为16244元/公顷,较上年增长1.35%。
粮食种植行业收益,根据BOABC对全国粮食生产监测来看,2015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亿公顷,较上年增长0.11%;单产较上年基本持平。依据发改委口径,预计单产达到7072公斤/公顷。价格方面,从6月份新粮大量上市以来出现持续下滑,累计降幅达到6.39%,其中10月份环比下降3.56%,玉米价格下滑最为明显;同比来看降幅不断扩大,当期降幅达6.93%;考虑秋粮所占的比重的较大,如果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可能出现继续下滑态势,按照当前价格降幅水平测算,国内全部谷物价格水平降到2313元/吨。预计单位面积粮食种植总收益16738元/公顷,其中现金收益为9406元/公顷,较上年分别下降6.49%和11.74%。单位面积净利润为493元/公顷,成本利润率为3.07%,为2002年以后最低水平。
从种植粮食作物实现农民收入情况来看:2015年1-3季度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7%;预计全年的农村人均总收入10832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1065元。综合单位面积种植收益和劳动用工折价,实现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单个农业生产者种植粮食需要经营耕地的1.55公顷和4.45公顷,按照农村家庭的3.90人核算,农村家庭需要经营6.05和17.34公顷土地,为历史最高水平。
从粮食种植产业来看,2015年中国粮食作物种植产业总产值降到18891亿元,较上年下降6.39%;全部种植业产值方面,1-3季度的全国种植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4.45%,按照这一增幅全年种植业产值为57264亿元,粮食种植业产值占到全部种植总产值32.99%。预计全部商品粮食销售量5.78亿吨,售粮收入为12706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3.40%和11.58%。行业总投入为18335亿元,较上年增长1.46%;其中现金投入总额8276亿元;主要物质与服务投放总额达到7262亿元,较上年增长0.65%;农民种植粮食总利润557亿元,较上年下降1553亿元,降幅达到73.61%。农民种粮净利润为2004年以来最低水平。农民种粮净利润大幅下降直接影响农村地区总体消费水平,中小企业产品需求、中小企业就业状况甚至影响中小城市房地产销售,对整体国民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从主要投入项目来看,种子投入983亿元,化肥投入2222亿元,农业服务投入(包括农机租赁、燃料动力、技术服务、设备维修和销售等方面)总额为361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0.57%、-0.76%和3.90%。化肥投入连续两年出现下降。另外,农药和农膜的投入预计为396亿元和45亿元,分别下降15.11%和13.22%,农药、农膜主要受到石油价格下滑的影响,成本下滑,从而带来的农药和农膜价格的回落,推动粮食生产成本的回落,利于粮食生产的能力的提升。
从主要物质投入量来看,种子、化肥和农膜三种主要物质投入量分别1161万吨、4182万吨和38.93万吨,同比增长-0.93%、2.77%和4.64%;合计三种主要物质的消费量为5385万吨,同比增长1.96%。其中,化肥消费量占到农用化肥消耗总量67%。其中,氮肥、磷肥、钾肥和复混肥折纯量分别为1482万吨、78万吨122.02万吨和2503万吨,较上年分别下降1.23%、11.16%、13.07%和增长6.80%。复混肥增长导致单体肥料消费量下降,复混肥的生产便利的农业生产的肥料的使用。
3、种粮收入下降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2015年我国种粮农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幅度在1553亿元,考虑当前的我国农村地区总体消费倾向为7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导致全社总需求的下降6754亿元,就业方面,当前的中小企业的人均销售为100万元/年左右的,农村地区总需求下降导致中小企业就业人数下降65万人左右;从国家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考虑1-10月我国财政收入占到社会总需求的17.8%,农村地区总需求下降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下降1200亿元左右。
另外,考虑目前2015年各地农业生产直补大部分地区没有到位,影响农民可支配收入近1500亿余元,粮价和收入补贴没有及时到位共计影响农民收入的3000多亿,对国内总需求及其他宏观变量影响明显,成为带动下半年国内需求不振、GDP增幅放缓的重要原因。
4、当前农业生产政策和投资建议:
1、当前的粮食价格对整体经济的不利影响,中央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稳定种粮农民的收入水平,确保农村地区的社会总消费不出现大幅下降,影响总体的经济增长,为整体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基本的需求动力。
2)从农业行业投入看,农业服务成为种植业中最大可供开发利用市场,农业企业要充分开发这一市场。化肥、农药、农膜企业市场价值下滑,行业企业受到不利影响。但是,农业服务继续保持一定幅度增长。农资经营企业要向农业服务行业转向不仅可以取得极佳的经济效益,更是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关键突破口。化肥经营与农业配方施肥相衔接复混肥无论是市场价值或产品的总体消费量均有明显增长,复混肥是化肥行业重要品种,需要更多农业服务。
3)对于计划进行农业产投资者来看,投入农业种植生产过程,短期内很难得到较好投资回报,农业产业投资重点在农业服务商,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收购、处理、加工、食品制造,成为大规模农业服务商,金融机构不仅在农产品的收购环节提供金融服务,对种田大户,家庭农场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4)农业生产从农资购买到粮食销售时间周期较长,相应农业生产投入周转期较长,对于家庭人均均耕地面积较多、或者土地流转比重较高地区,农村地区形成了小规模家庭农场,他们的正常生产需要农业行业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充裕资金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的金融服务,对保证农业生产稳定至关重要,尤其东北、西北地区户均面积较大地区尤其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粮食种植环节近万亿元农村金融市场有待可发。进一步考虑农成品收购、贸易、加工和制成品销售,最终的金融产品市场总额超过10万亿元,成为金融领域非常具有开发前景细分市场,农村和农业需要专业化农村金融服务业,维护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为整体的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