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资价格走势分析预测
受到国内与国际宏观经济及产业供求变化影响,2016年9月以后国内农产品价格走势依然延续先期收缩。化肥价格总体上涨,农药和柴油价格大幅,这些变动对农业生产成本产生明显影响。农资、粮食、劳动成本的不同变化影响种粮农民粮收益。
化肥方面 截止8月,2016/17年度作物化肥施用基本完毕,8月各类化肥零售价格环比下降0.57%。其中氮肥下降1.02%,钾肥下降0.33%,复混肥下降0.35%。9-8月间,全部环肥累计上涨3.55%,其中氮肥上涨12.04%、钾肥下降1.41%,复混肥基本持平。分月份来看,11到3月、6月等化肥的购买和施用旺季出现明显的环比上涨,其他月份出现下滑。
同比变化来看,8月全部化肥平均上涨4.25%,其中氮肥上涨13.20%、钾肥下降0.91%、复混肥上涨0.47%。2016年9月-2017年8累计月度平均下降1.23%,氮肥价格上涨2.65%、钾肥下降3.89%、复混肥下降2.46%。2017年1-8月同比上涨1.67%,氮肥上涨明显,上涨8.51%。钾肥同比下行2.52%,复混肥下降0.99%。氮肥价格2017年以来的明显上涨,对秋粮生产成本产生明显的影响。
柴油方面,8月上涨5.49%,9-8月平均上涨10.59%;1-8月平均上涨12.51%,燃油价格上涨对农机服务价格产生明显推动作用。
按照统计批发市场价格变化来见,9-8月,氮肥价额上涨12.61%、农药上涨22.36%、柴油上涨18.17%;1-8月氮肥上涨22.98%,农药上涨27.91%、柴油上涨24.39%。
种子和粮食价格,受到单一市场的供求及国家政策影响的呈现不同的变化,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影响各产品成本收益变化。
劳动成本来看,上半年农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名义增幅8.46%,实际增幅7.4%;其中外出务工人均收入3405元/月,较上年增长6.3%,非外出务工收入1319元,较上年下降24.5%。
总体来看,农资价格上涨明显,影响新年度农业生产成本,雇工受到外出务工人数的增长,农产务工工资提高,农民种粮的净收入下降。
2.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2017年1-8月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平均价为2305元/吨,同比下降2.04%;5-8月平均价格2318元/吨。但是不同品种价格变化差距明显;其中小麦、稻谷相对稳定、玉米价格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农民收入;另外,豆类价格小幅上涨,薯类大幅下降。
3、三种粮食作物种植收益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依据5-8月份以来新的作物年度粮食总体价格变动情况测算,2017年单位主要粮食种植收益为15247元/公顷,较上年下降1.64%;其中农户现金收益为7712元/公顷,较上年下降4.74%,产值和现金收益连续三年出现明显下降。不考虑土地租金和雇佣劳动的现金利润为178元/公顷,连续上年大幅下降,处于历史新的低位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测算农民非外出务工收入大幅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
单位面积总成本为16721元/公顷,较上年上涨1.01%。其中,现金成本为7434元/公顷,较上年上涨1.75%;物质服务成本为6616元/公顷,较上年增长2.80%,人工成本为7138元/公顷,较上年增长2.52%;土地成本为2967元/公顷,较上年有所下滑,但是仍然无法弥补其他成本增长部分,土地租金的下滑同样印象流转土地的老年的农民的收入,本来极端贫困的老年依靠土地租金和80元/月养老金的生存更加困难。农户种植粮食的单位面积净利润为-1474元/公顷,为1978以后首次出现的粮食种植行业连续两年亏损,单位面积成本利润率为-8.82%,为1978年以来农民种粮最严重的亏损。
2016年、2017年粮食种植大幅亏损,大规模土地流转进行粮食生产经营者出现严重的亏损,需要引起的决策部门的关注,将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当前河南我国农业主产区大规模农机收割、播种本已经实现生产规模化,一些地区继续推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是错误的,风险极大的做法,可能危及后期的社会稳定,各级政府要慎重推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
4、粮食种植产业经济与社会影响分析
劳动就业分析:依据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长测算,201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3401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5801元,依靠土地经营进行粮食生产考虑种粮利润和人工折价收入,实现农村和城镇地区收入水平劳动者需耕种的粮食作物的面积为2.6公顷和6.94公顷,实现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需要种植粮食为10.13公顷和27.06公顷,实现居民的平均收入需要的耕作粮食进一步增长,需要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来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
2017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099亿公顷,可以支撑劳动者数量分别为4231万人和1584万人,较上年分别11.57%和9.99%,当前农村地区单一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者8000以上,考虑1.03亿本地农民工兼职从而农业生产,农村地区的隐形失业更加严重,导致上年农村地区的农民非外出务工收入大幅下降,非外出务工的1.83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降到的贫困线以下,考虑降到的非劳动成员,我外农村地区没有外出务工的家庭基本是全部处于贫困状态。2017年我国农村粮食价格下滑农村地区隐形失业增长553万,扣除新增外出打工部分364万,农村地区新增贫困人口190万人;解决当前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在于大力发展农村地非污染型中小企业,家庭手工业。
行业产出分析 依据单位面积种植收益和粮食作物的面积测算,2017年我国粮食作物产值为1.675万亿,较上年下降0.84%,占到种植业总产值的28.40%。全年粮食作物种植行业的净利润为-1620亿元,农民亏损增长41.15%;农民种粮亏损的继续增长导致的农民非外出务工收大幅下降,上半年农民非外出务工总收入2413亿元,较上年下降24.5%,粮食行业现金收益总额8474亿元,较上年下降3.96%。其中农户商品粮销售折合收入总额为11772;商品粮总量为5.42亿吨。
商品粮收购方面及政策调整影响,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止9月5日,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收购夏粮总量为7423万吨,较上年减少1.39%,主产区粮食的收购量的下降显示,夏粮可能出现下降,尤其山东、河南、安徽的可能出现下降,需要进一步核实。
按照当前的数据测算,2017年种粮农民净收入较上年减少472亿元; 2017年农产居民的消费倾向0.789,全年消费倾向为0.817,农民种粮收入进一步带来的全社总需求下降2580亿元,占到2017年的GDP的0.31%,当年社会总需求的0.28%。社会宏观总需求减少对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下降480亿元。总需求的下降对于企业收入净利润收入减少157.13亿元,减少企业就业19.4万人。综合考虑农民利润、企业利润和国家财政收,粮价回落到来全社净收入下降1153亿元。影响总体社会就业总数573万人。
尽管粮食价格回落会带来下游畜牧业、粮食深加工成本下降,带来下游产的健康发展,社会就业回升,居民生活成本的下降,但是实际受到大豆几个的变化饲料成本并没有下降,流通环节终端费用的上涨,居民实际食物消费价格并没有出现明显回落。政策调整,粮食价格回落对宏观总经济影响明显需要引起关注。
从上半年的数据测算,我国农地区非外出1.83农的平均收入从返贫困状态,国家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稳定农民收入,从而为宏观经济稳定奠定基础,同时实现整体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5、粮食种植产投入分析
根据单位面积投入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考虑,2017年中国粮食生产环节总投入1.84万亿,加上年增长1.83%。其中,现金投入为8278亿元,较上年增长2.58%,用于物质与服务投入7269亿元。分类投入来看,农业服务3667亿元,化肥2080亿元,种子981亿元,农药558亿元,农膜投入46亿元。
化肥、种子、农膜等主要农资投入消耗总量5182万吨,其中化肥消费4006万吨,种子1135万吨、农膜48.5万吨。化肥的分类消费来看,复混肥2477万吨、氮肥1327万吨、钾肥152.95万吨,磷肥48.50万吨。
7、粮食及农业产业政策建议:
1、如果粮食价格继续下滑,较大规模的土地流转经营者进一步亏损可能出现破产,人工成本增长雇佣劳动的土地经营者破产,土地撂荒,流转推动的老年农民失去自主的生活保障,完全依靠成年子女外出务工收入赡养。雇佣劳动下规模土地流转不符合中国国情,经营风险加大,劳动者积极性下滑带来的劳动效率的下滑。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以大数据、物联网、高效农业装备和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持现代农业服务业为支撑是农业现代化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的基本现状。伴随农村地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可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老年农民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养老保障,老年农民推动自由流转,家庭农村的规模可以进一步扩大,实现更加有效的农业土地经营,可以大幅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水平。
2、为解决粮食种植收入下降带来的农村地区潜在失业率进一步提升,我们加速推进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当前中央提出的双创工作不仅在大中城市推动,同样需要在农产地区推进,农村地区双创活动创业推进隐形失业农民无需离开居住地,这样的就业、创业成本较低,不仅解决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社会问题。更重要农村地区就业增长可以大幅提升农村地区社会总需求增长,更重要解决大型企业基础材料产品产能过剩的局面,这才是解决当前当前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解决外海地区流动性产业的经济腹地。
3、面对国家垄断高价收购给总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尽快全面推进粮食的生产者直接补贴政策,同时减少政府直接收购的财政资金转向农民的直接补贴,可以有效的维护农村地区的社会总需求的稳定,同时大幅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实现总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粮食生产补贴依据农村地区确权的土地面积为基准,单位面积的补贴额度依据全国范围的粮食生产的成本收益情况资金补贴,从而实现全部粮食品种生产的市场化,解决当前主要品种过剩,非政策支持农作物走向消亡危险局面,从而确保我国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4、基础政府应放开农村流转承包费,让土地流转的价格跟随土地经营收益变化而发生变化;当政府采取将粮食生产者接补贴土地承包者后,可以大幅降低农村土地流转的成本,从而推动更加有效的土地流转。
评论